餐飲業困局,從哪里入手最有效?
“餐飲難”是與行業相生相伴的難題,它的解決必須從根源上著手。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藍齊
餐飲是一個“快生快滅”的行業——有多少人開始創業,就有多少創業者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失去陣地。
“餐飲業難”,到底難在哪里?不少人將目光指向“外賣傭金”過高上,稱“因為外賣傭金過高以致于攤薄了利潤”。
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在餐飲業紓困扶持措施中提到,“引導外賣等互聯網平臺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降低相關餐飲企業經營成本?!?/span>
一時間,外賣平臺再次成為討論焦點。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把時間線拉長、視野拓寬,或許可以從根本上找到餐飲難做的原因。
1 餐飲之困在哪里?很多人在創業時說自己能吃苦,所以選擇進餐飲行業:于是,凌晨三四點起床盯著原材料入庫,晚上十一二點還沒結束營業,每天睡眠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基本全年無休,逢年過節更忙;別說規律飲食,忙起來根本顧不上吃……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創業者涌入。一些在互聯網大廠遭受“996”和“35歲中年職場危機”的人們開始跑步入場:傳統餐飲累,做輕食行不行?或者做輕門店重外賣,行不行?
曾在某大廠做品牌運營的王漫,因對減肥瘦身頗有心得,辭職后在北京望京開了一家輕食小店,“重外賣輕門店,應該沒那么累”,抱著這樣的心態,她進入這個行業。望京周邊韓餐較多輕食相對少,加上自己積累的品牌運營經驗,覺得盈利應該還不錯。
“但疫情后,小店就難以維持。本身裝修、房租、人員成本這些大筆開支要好幾年才能回本,疫情后訂單減少,要么繼續投入,要么關停?!睂λ齺碚f,無論做哪個選擇都很難。
像王漫這樣一頭殺進餐飲業的年輕跨界創業者最后血本無歸的不少,如果說他們是敗于毫無經驗,那么餐飲界的“老炮”為何也同樣面臨著虧本的風險?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二十年前,小蒙的父親在北京海淀區開了一家酒店,中餐和火鍋作為配套,生意一直非常好。去年小蒙接管公司運營后的首個動作,是在崇文門附近的商場開了一家分店。“我們有近20年的成功經驗,復制過去就好?!毙∶刹⒉徽J為做餐飲是件難事。
但事情并未如他所愿?!皬N師原班人馬,采用老師傅帶新模式,供應商也是同一波,本想著一年回本,沒想到不到一年就關張?!痹趶捅P時,小蒙說道,“成本過高、客群不同,盲目復制,過于樂觀”是失敗的四大因素。
從王漫和小蒙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餐飲業難的真正原因:成本過高。而房租、原材料、人員開支成為壓在餐飲企業頭上的“三座大山”。
這些成本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據王漫介紹,“三項成本基本占了90%,水電再占2-3%左右,剩下的就是一些經營成本,比如請網紅帶貨、外賣成本等?!?/span>
這也意味著,如果不能控制好前90%的成本,餐飲企業勢必很難經營下去。換句話說,餐飲業的成敗關鍵在前90%,而非后面包括外賣傭金在內的10%,因此我們說,降低外賣平臺傭金無法解決餐飲難的行業困局。
2 外賣傭金的真實水平那么,外賣傭金費率真的過高嗎?如果不是,外界為何要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
其實,外界對外賣傭金一直有所誤解。人們常說的“傭金”,其實指的是技術服務費,從調研數據中可以看出,這一數字并不高。
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21餐飲外賣商戶研究報告》顯示,超過9成商戶繳納的傭金,即技術服務費低于8%,傭金在6%-8%的商戶占比達到了66.3%。
6-8%是什么概念?我們不妨來看這份圖表。
以消費者在平臺點一份29元的外賣為例,其中有12.06%是支付給騎手的,為3.5元,81.52%給到商家為23.64元,最后外賣傭金占比為6.42%為1.86元。從這個角度看,這相對于餐飲業另外的90%成本,降與不降對餐飲商家的影響并不大。
但是,你會發現,商家這份42元的沙拉,最后到手的收入只有23.64元,這里的誤解的根源在于:商家將自身設定的活動補貼、騎手費用以及平臺傭金都當成了“平臺傭金”。
那么6-8%的傭金收費標準是否合理?美國最大外賣配送平臺DoorDash將收費項目分為固定6%比例的平臺基礎通道費(傭金),和不同比例的配送類傭金。
配送類傭金被劃分為普通basic、優選Plus、精選Premier三個等級,其中普通的配送傭金15%,優選的配送傭金25%,精選的配送傭金30%,配送范圍也根據等級調整。
美國另一家歷史悠久的大型食品配送公司Grubhub,傭金、配送傭金(配送費)、平臺處理費、市場營銷費等占比接近70%。不少網友看到后稱“幸好生活在國內”。
圖 / 網友曬出Grubhub一張配送單視線回歸國內,在去年國內各大外賣平臺透明化費率改革后,固定傭金率普遍在個位數水平。而這樣比例的傭金,要較直播帶貨、網約車等動輒25%起步的傭金低得多。
以美團為例,在去年進行了費率透明化改革后,其將技術服務費和履約服務費拆分,深入闡述改革成果,傭金只是技術服務費,整體為6%-8%的水平。
并且,從美團整體的財務狀況來看,外賣業務確實利潤并不豐厚。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美團餐飲外賣全年利潤28億,騎手成本487億,全年餐飲外賣訂單超過100億筆,平均每單外賣只賺兩毛八;到了2021年,這一數據再度下降。美團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餐飲外賣經營利潤8.76億元,按交易筆數40.13億元來計算,每一單利潤只有0.22元。
假設傭金比例繼續全面下調,為了維持平臺的運營,可能會導致兩方面的結果:一是平臺迅速提高效率,全面降本增效,但這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馬上達成。二是外賣生態相關方“商家、平臺、騎手、消費者”四者之間利益互相影響,打破原有的平衡。
一個好的平臺一定是能實現多方共贏的平臺。同樣,好的、高效的外賣平臺,對商家來說至關重要,比如在配送里程、路線、配送員分配等方面,都能做到資源的最優配置。如此,整個外賣產業鏈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產業鏈上的各方才能真正受益。
3疫情中的“?!迸c“機”新冠疫情的爆發,可以看成是我國餐飲業的分水嶺?;仡櫼咔楹蟮牟惋嫎I,可以看到,即使疫情之前活得不錯的餐飲企業也遭受了重創。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餐飲收入下降18.6%,比2019年下降1.1%,即使到了現在行業也未回到疫前水平。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但其實,餐飲難是與行業相伴而生的困局,只是疫情將之放大了而已。
具體來看,疫情發生后,整體經濟發展遇阻,消費者在消費支出層面變得相對謹慎起來,加之防疫方面的考慮,消費者在家用餐變得多起來。
其次,防疫之下,線下實體受影響,其中餐飲業受到的波及最大。正如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在疫情后所說“春節預計損失7至8個億,員工每月支出超過1.5億,這么下去撐不出3個月……”
消費者自動消費降級、來店客流減少,但一些硬性成本就不用支出了嗎?顯然不是,諸如王漫和小蒙所遭遇的房租水電、人員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壓力,也同樣讓眾多餐飲商家們難上加難。雖然有不少房東減免1-2月房租,但畢竟杯水車薪。
如何自救?彼時,包括西貝在內的頭部餐飲企業紛紛尋找新的渠道,外賣成為必選項。
2020年的一份《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數據顯示,自復工以來一線城市訂單量增長迅猛,全國有三成餐飲商家外賣單量超過了疫前。并且各主要城市餐飲商家外賣單量和營收都出現了迅猛的發展,其中二、三線城市的增長尤為明顯。
“疫情期間堂食完全關閉,如果是平時用心經營外賣的店,在疫情期間幫助很大的。平時對外賣不太重視的商家,在疫情期間會非常吃虧,因為平時沒有積累,”在韶關多家餐飲門店的熊先生說道:“我記得疫情期間堂食完全關閉的情況下,我們的茶餐廳和泡芙店每月都有2000多的訂單,外賣幫助我們熬過了最艱難的階段。目前我們這幾家店,外賣營業額基本都比堂食多?!?/span>
此外,他還表示,在真正理解外賣后,外賣可以給到餐飲業更多的好處。“外賣除了可以幫我們送餐之外,它還是一個拓寬店鋪知名度的平臺,消費者不用到店就能先品嘗到我們的餐品,這相當于是一個有巨大流量的廣告入口?!?/span>
由此可見,外賣不僅成為餐飲商家渡過難關的抓手,更是商家在推廣中可開拓的新渠道。并且在后疫情時代,這種功能依然在延續。
4 結語“餐飲難”是與行業相生相伴的難題,它的解決必須從根源上著手?,F在不少人認為“降低傭金”是最優解,但其實對于商家而言,渡過難關更需要的,除了降低多重成本外,還需要獲得更多源源不斷的生意,畢竟“開源比節流更重要”。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END
▼往期精彩回顧 ▼中國領先創投新媒體100W創業者及投資人關注合作交流 微信:cyzqx2013在看點這里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中國餐飲行業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