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飲食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國飲食的歷史幾乎與中國的文明史一樣長。在充饑果腹之外,人們賦予了飲食更多的文化意味,即所謂的“食文化”。
傳說中的中國烹飪始祖
關于飲食文化的起源,目前說法不一。有人依據黃帝制造釜甑、教民建灶蒸谷的傳說,認為他是烹飪的始祖;有人認為燧人氏“鉆木取火,以化腥臊”,是他揭開了烹飪史的第一頁;還有人認為伏羲氏“結網罟,以教佃漁”,應為中國烹飪的始祖。
有巢氏
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于飲食文化。
燧人氏
鉆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
主要烹調方法:1、炮,即鉆火使果肉而燔之;2、煲:用泥裹后燒;3、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4、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伏羲氏
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神農氏
“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神農嘗百草,開創古醫藥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制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來煮酒的。
黃帝
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黃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有歷史記載的廚師“始祖”
被公認的、又有歷史記載的中國“廚神”是:彭祖、伊尹、易牙。他們或有烹飪理論流傳后世,或有高超烹飪技藝載入史冊,在中國烹飪開創時期占有重要地位,成為廚師的始祖。
“烹飪鼻祖”彭祖
彭祖,姓錢名鏗,是黃帝的第八代孫。彭祖為長壽之神,相傳他曾隱居武夷山幔亭峰下,茹芝飲瀑,遁跡養生,壽至百年。其有二子,一名彭武,二名彭夷,來此山定居,故此山便命名為武夷山。他們給武夷山留下許多寶貴的保健餐飲與美食養生的財富。
彭祖因善調制味道鮮美雉羹,治好堯帝厭食癥,而受封于大彭(今江蘇省徐州市)。屈原在《楚辭·天問》中寫道:“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漢代楚辭專家王逸注曰:“彭鏗,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堯,帝堯美而饗食之也。”宋代洪興祖補注曰:“彭祖姓錢名鏗,帝顓頊玄孫,善養氣,能調鼎,進雉羹于堯,封于彭城”。
彭鏗是彭部族的始祖,以后子孫繁衍,主要是他的“雉羹之道”可祖,便尊稱他為彭祖,他的后裔就叫彭祖氏。彭祖由“雉羹之道”逐步發展成為“烹飪之道”,雉羹是我國典籍中記載最早的名饌,被譽為“天下第一羹”。中國烹飪史略中稱彭祖“是我國第一位著名的職業廚師”,而且是“壽命最長的廚師”,至今被尊為廚行的祖師爺。
雉羹,就是野雞湯,即用野雞加稷米(后來改為薏米)同燉而成,有鮮香醇厚、易消化等特色。傳說,乾隆皇帝南巡路過徐州,品嘗野雞湯,感覺味道鮮美無比,因而賜名“天下第一羹”。
除了雉羹之外,“糜角雞”也屬彭祖食療菜之一,這是采用糜鹿頭上的角,與母雞同燉而成,風味獨特。彭祖的另一食療養生菜是“云母羹”。云母是云母族礦物的總稱,工業用途極廣,但彭祖選用云母作為食養原料,可謂別具一格,這說明彭祖對食物的食性有一定的經驗。
“烹調之圣”“烹飪始祖”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一說今河南杞縣,一說今河南伊川縣,一說山東曹縣,一說陜西合陽),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賢相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他也是中華廚祖,中原菜系創始人。
伊尹由廚入宰的經歷,從史料記述中可知,伊尹先是當過奴隸的,幼年的時候寄養于庖人之家,得以學習烹飪之術,長大以后成為精通烹飪的大師。并由烹飪而通治國之道,說湯以至味,成為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被任用為相,影響較大。
約公元前16世紀初,伊尹輔助商湯滅夏朝,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耙远φ{羹”“調和五味”的理論來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他任丞相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經濟比較繁榮,政治比較清明,商朝國力迅速強盛。
伊尹歷事商朝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為商朝強盛立下汗馬功勞。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終年100歲。沃丁以天子之禮將伊尹安葬于都城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南)附近,以表彰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伊尹被后人奉祀為“商元圣”。
伊尹是歷史上第一個以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國家的杰出庖人。他創立的“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至今仍是中國烹飪的不變之規。他“教民五味調和,創中華割烹之術,開后世飲食之河”,在中國烹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中國烹飪界尊為“烹調之圣”、“烹飪始祖”和“廚圣”。
以伊尹來比喻技藝高超的廚師的詞語也不少?!耙烈灏尽保冻恕镀甙l》),“伊公調和”(梁昭明太子《七契》),“伊尹負鼎”(《史記》),“伊尹善割烹”(《漢書》)等?!尔i冠子·世兵篇》還有“伊尹酒?!钡挠涊d,表明伊尹曾在餐館干過。
此外,伊尹還對中醫學有研究。在中醫學上,古有“伊尹制湯液而始有方劑”,這是因為當時使用的藥為單味藥,伊尹試著把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藥物放在一起煎煮,由此誕生了中藥復方,即方劑??梢哉f,“伊尹湯液”在某種程度上,將中醫學帶到了一個新的領域。
“御用廚師”易牙
易牙,春秋時代一位著名的廚師,又名狄牙。他是齊桓公寵幸的近臣,用為雍人。雍,古文作饔,是早餐、晚餐的意思。易牙作為雍人,就是專管料理齊桓公飲食的廚師。他擅長于調味,精于煎、熬、燔、炙,是齊桓公的御用廚師。
易牙是第一個運用調和之事操作烹飪的庖廚,好調味,在做菜上勇于創新。因為他是廚師出身,烹飪技藝很高,他又是第一個開私人飯館的人,所以他被廚師們稱作祖師?,F今仍在流行的“打牙祭”俗語,本義就是指南方的廚師們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食向祖師爺易牙祈禱。
王充《論衡·譴告》說:“狄牙之調味也,酸則沃(澆)之以水,淡則加之以成,水火舊彭城(今江蘇徐州)流傳有詩:“雍巫善味祖彭鏗(雍巫:即易牙,彭鏗:即彭祖),三坊求師古彭城。九會諸侯任司庖(九會諸侯:指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扁遥簭N房,司庖,即管飲食的官),八盤五簋宴王公(簋:盛食物的容器)?!?/span>
易牙與齊國彭城(今徐州)的淵源使他留名于今日的飲食文化中。齊國菜是我國最早的地方風味菜,后來成為中國的四大菜系之一(魯菜),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制作精細享譽海內外。易牙對魯菜的形成無疑是有功的。除了魯菜,淮揚菜也跟易牙有著密切的關系?;磽P菜是中國蘇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覆蓋揚州、鎮江、淮安一帶:淮揚菜的廚藝,源遠流長,易牙曾在這一帶傳授烹飪技藝。
關于易牙的故事,最著名的是“烹子獻糜”:一次桓公對易牙說:“寡人嘗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倒為憾事?!被腹搜员臼菬o心的戲言,而易牙卻把這話牢記在心,一心想著賣弄好自己的本事,好博得桓公的歡心。國君何等尊貴,絕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后來他看見自己4歲的兒子,選了用自己兒子的肉?;腹谝淮挝缟派希鹊揭恍〗鸲︴r嫩無比,從未嘗過的肉湯,便詢問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著說是自己兒子的肉,為祈國君身體安泰無虞,殺子以獻主公。當桓公得知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內心很是不舒服,卻被易牙殺子為自己食的行為所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親骨肉,從此桓公寵信易牙。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
周秦時期
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谷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稷,是小米,又稱谷子,長時期占主導地位,為五谷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黍,是大黃粘米僅次于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后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菰米, 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里揉來脫粒。
漢代
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于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馬糧),萵筍、大蔥、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
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肴,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
- 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唐宋
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
燒尾宴是唐代長安曾經盛行過的一種特殊宴會。所謂“燒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這一看來奇怪的名稱,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老虎變成人時,要燒斷其尾;二說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被接納;三說鯉魚躍龍門,經天火燒掉魚尾,才能化為真龍。五代時陶谷的《清異錄》一書,記載了唐代最著名的一次燒尾宴。
明清
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肴,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肴。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
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陜西旅游烹飪學院
監制/張若琪 主編/喬子洋
編輯/蔣沈峰
陜西旅游烹飪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辦
學院電話:029-85233107
學院官網:?www.sntcc.cn
陜西旅游烹飪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中國餐飲文化的歷史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