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萬店天花板":靠加盟風險外包,37萬開店竟不賺錢?江西大墓挖出22具干尸,提取一顆“腦干”后,考古家:令人后怕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創業最前線,作者:馮羽,創業邦經授權發布。
蜜雪冰城(下稱“蜜雪”)一紙招股書,掀開了加盟商為其打下的百億江山。
年營收破百億,凈利潤近20億元,全國超2萬家門店,這組瘋狂的數字仿佛給奶茶界丟下一顆驚雷:外行驚嘆,同行眼紅,唯有加盟商喜憂參半。
別家賣奶茶,蜜雪賣貨。這個從河南街邊起家的刨冰小店,一早便深諳拿捏住了供應鏈才是掌握了“財富的密碼”。
在新茶飲品牌紛紛比拼自家的牛奶多純正、水果多新鮮時,蜜雪卻從不向外界掩飾其“成本控制大法”——公然堆在店前成箱的固體飲料和果味糖漿,似乎對同行間原材料的“火拼”略帶嘲諷之意:賺錢不靠裝逼。
(圖 / 蜜雪冰城官網)
蜜雪自產或購置原材料(食材、包裝等),售賣給加盟商,后者現場進行加工販賣給消費者,是其整個產銷鏈路。
而成千上萬名加盟商愿意為“加盟能賺錢”的美好愿景買單,是這一大餅游戲得以繼續的根本原因。
不過蜜雪的大餅似乎正在被撕開一些小口:有部分加盟商吐槽賺錢是小概率事件,蜜雪到底有沒有“割韭菜”?
超過2萬家門店的規模,已經讓蜜雪在部分地區形成“一步一店”的景象,其開店能否繼續保持“超級速度”?
在低價檸檬茶之外,咖啡和冰淇淋又能否撐起蜜雪的第二增長極?
1、花37萬開店竟不賺錢?
先來看一組數字。根據蜜雪招股書數據,2021年品牌僅賣吸管就收入3億元,單價為0.1元/支,估算可得該年度共賣出30億杯飲品。
公司的存貨規模也直接反映了其“車輪上的速度”(“存貨”指庫存商品、原材料和發出商品等)。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9、2020、2021年底和2022年Q1,公司存貨規模分別為2.35億、4.11億、12.52億和14.16億元,而存貨激增都是公司經營規??焖僭黾铀隆?/p>
規模有了,品牌底氣有了,那么蜜雪到底有多賺錢?
截止報告期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為6.29億、21.22億、27.38億和30.67億元,且其構成主要為銀行存款。換言之,僅今年Q1,就有30億現金趴在蜜雪的銀行賬戶上。
(圖 / 蜜雪冰城招股書)
公司賺錢,是否意味著蜜雪的加盟商就都能分得一杯羹?
這還得從蜜雪的加盟模式談起。
蜜雪與加盟商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授權商標、專利等,收取加盟費、保證金等,并向加盟銷售原材料;而加盟商則是單店經營,自負盈虧。
截止2022年Q1,蜜雪銷售食材和包裝材料收入分別為17.56億元和3.78億元,僅這兩項銷售就貢獻了蜜雪收入的近9成。
(圖 / 蜜雪冰城招股書)
巨額銷售背后是龐大的加盟商,而蜜雪“以銷定產”的模式,相當于將庫存壓力都轉嫁到加盟商身上。
而加盟蜜雪的門檻并不低。
蜜雪冰城官網顯示,省會城市、地級城市、縣級城市加盟費分別為1.1萬元/年、9000元/年和7000元/年,加之需要付給企業的咨詢費、購置設備和原材料費用以及裝修等,加盟費用預計在37萬元起。
(圖 / 蜜雪冰城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加盟費、日常管理和咨詢服務費并非一次結清,而是需要加盟商每年繳納。
在咨詢加盟事宜時,蜜雪冰城方面告訴「創業最前線」,加盟門店6萬元原料采購通常能產生13萬銷售額,1周至1個月內可銷售完畢,而不同門店之間有500米的距離保護,一年可回本。
而在不少加盟商看來,動輒4、50萬的投入,回本周期可能比想象中更長。
(圖 / 小紅書平臺蜜雪冰城加盟商自述)
此外,蜜雪還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主要產品如乳制品、食糖、果醬等價格變動會直接造成采購成本波動,進而對公司盈利造成不利影響。
但事實上,蜜雪能保持較高的利潤水平,還是因為產品銷售并非其賺錢的主要途徑——無論原材料成本如何變化,只要能順利賣給加盟商,對母公司來說就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可見,供應鏈生意的本質就是依靠加盟將企業風險外包。
2、用“蜜雪”打敗“蜜雪”
無論賺錢與否,蜜雪冰城三大品牌(蜜雪冰城、幸運咖、極拉圖)共計2.2萬家門店仍然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數據。
(圖 / 蜜雪冰城招股書)
而在這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主品牌“蜜雪冰城”的增長速度最快。2020年,蜜雪冰城的總門店數突破萬家,年內凈增門店數達到5760家;而2019年蜜雪總門店數還只有7206家。
(圖 / 蜜雪冰城招股書)
龐大的門店數量撐起了蜜雪的百億估值,但在每一間單獨門店背后,卻可能是一把辛酸淚。
與奈雪、喜茶的高客單價不同,瞄準10元以下價格帶的蜜雪靠低價走量,這種人流策略則高度依賴門店位置。
而點位之戰的殘酷,蜜雪的新加盟商們早已領略到了。
根據蜜雪的加盟流程,在取得經營資格之后,加盟商需要在公司的指導下為門店選址,而這一難度足以讓不少新人望而卻步。
不少加盟商都表示,加盟蜜雪不僅審核流程長,門店選址更是“套路”連連:優質商圈的位置選址大多無法通過審核,而過了一段時候,新加盟商們就會發現其提交的地點被人捷足先登并新開了一家蜜雪。
“蜜雪更青睞于有經驗和資本的老加盟商,這對于新加盟商來說并不友好?!币晃粯I內人士透露。
(圖 / 抖音平臺部分加盟商反饋)
甚至有部分加盟商表示,最早開加盟店賺錢還比較容易,但后來為了搶占有利點位、弱化競爭,連著開好幾家店是常態。
“你不開就讓別人開?!币恍﹨^域經理甚至直言。
這也導致了一個奇景:在一條商業街上,可能走幾步就能碰見一家蜜雪,而這些門店不同于外界理解的新店,而是老牌加盟商開的“分店”。
表面上看,蜜雪門店密度高可以有效降低物流和配送成本,但其本質上則是加盟商不得不抱團取暖的無奈之舉。
換言之,打敗蜜雪的不是別人,而是蜜雪自己。
而即便能賺錢的門店也很快會被持續不斷的投入壓得喘不過氣。
一般而言,加盟商三年合同期滿,店鋪就需要將門店重新升級裝修,加之門店存續期間需要繳納的加盟費等,相當于賺的錢都再次投入到門店之中。
(圖 / 蜜雪冰城加盟手冊)
而蜜雪冰城直營門店的慘淡經營則是其賺錢難的另一個佐證。
截止2022年Q1,公司旗下三大品牌的直營店合計僅47家。且根據招股書,截止2019、2020、2021年底和2022年Q1,其直營門店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36%、4.44%、10.24%和-8.21%,遠低于食材銷售超30%以及加盟商管理超80%的毛利率。
3、萬店天花板
在不少加盟商看來,投資蜜雪冰城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
既賺不到錢,那些已在局中的加盟商們又該怎么辦?“暗渡陳倉”可能是他們的自救方法。
依照蜜雪的加盟政策規定,從食材到包裝材料,都需要加盟商從集團訂購再進行生產銷售,但為了擠出利潤,部分加盟商選擇鋌而走險,在供應鏈上動起了腦筋,而這些“歪腦筋”可能會直接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2021年5月,蜜雪就曾被曝違規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漿、茶湯等問題。今年8月底,齊齊哈爾市某蜜雪店鋪又因違反食品安全法規被罰款,因其消費者在該店購買的兩杯冰鮮檸檬水中發現有蟲狀異物。關于蜜雪冰城的類似新聞并不鮮見。
蜜雪也在招股書中披露了該項危險,稱“公司在采購、生產、包裝、存儲、運輸及門店制作等環節的產品質量控制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以及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或將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甚至發生食品安全事故?!?/p>
而加盟商隊伍越龐大,這種風險出現的幾率就越高。
從蜜雪計劃擴充產能的動作來看,2.2萬加盟商還滿足不了它的野心。
本次IPO蜜雪擬募集資金64.96億元,其中45.37%用于生產建設類項目,重點完善公司自主制造能力,構建更為強大的供應鏈制造體系。
這些持續壯大的產能,顯然需要更多的加盟商來消化。然而,蜜雪超2萬家加盟商隊伍還有增長空間嗎?
目前,中國門店破萬的餐飲品牌僅有四家,分別是蜜雪、華萊士(超2萬家)、絕味鴨脖(超1.4萬家)和正新雞排(超1.3萬家)。
蜜雪實現萬店規模用了13年,而肯德基用了33年,星巴克則用了34年。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下沉市場已經不光是蜜雪的天下了。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主打高品質的喜茶、奈雪的茶紛紛降價,品牌小店也早已開始試水下沉市場;而古茗、書亦燒仙草、茶百道、滬上阿姨等也早已在二三線甚至縣城市場跑馬圈地。
而在下沉市場擁有話語權的蜜雪則開始奮力向上。
以咖啡品牌“幸運咖”為例,其在2017年成立,于2020年經歷了一輪品牌升級,雖然現階段其門店僅有636家,但咖啡或將成為蜜雪重要的補充品類。
不僅如此,2021年10月,蜜雪投資了一家廣東新茶飲品牌“匯茶”,定位中端市場,價格在10元-15元;今年4月,其又投資了一家連鎖餐飲品牌“雞裝箱”,主打韓式炸雞和各類韓餐。
近日,蜜雪更是被傳將進入瓶裝水賽道。天眼查信息顯示,蜜雪已申請“瓶體(大雪王)”外觀專利,據業內人士透露,瓶裝水業務尚處于內測階段。
過去,蜜雪的高速增長是以不斷收割新加盟商為代價,而2萬家門店規模已經暗示了這種模式的天花板。
這也意味著,在供應鏈能力的加持下,蜜雪除了成為批發商,還需在扮演飲品零售商上多下點功夫。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蜜雪冰城瘋狂開店,加盟商吐槽不賺錢,每天賣幾百杯也回不了本17歲拒演紅樓夢,28歲跳樓身死,王扶林評價她一肚子草包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