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不確定性正結束,將進一步考驗企業現金流,而后迎來復蘇
企業家眼中的2023
離2023年還有不到半個月時間,新氣象,在年尾便露了個頭。
“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正逐漸結束,最后的一段時間將進一步考驗企業的現金流,而后便會逐漸迎來市場的復蘇。”西貝餐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賈國龍日前在接受紅星資本局專訪時表示。
過去三年,對管理的高要求、對現金流能力的強挑戰等因素對餐飲行業的泡沫進行了洗刷,回歸餐飲經營本質已成行業共識。
2022,餐飲行業的舊故事已近尾聲;2023,新故事的序幕正在徐徐拉開。
賈國龍 受訪者供圖
紅星資本局:值此辭舊迎新的當下,中國餐飲行業處在什么階段?
賈國龍:現代中國餐飲行業從1980年第一張個體工商戶執照頒出到如今已走過40余年的時間。事實上,短短40年中國餐飲行業的發展已是飛速。以2012年“國八條”頒布作為節點,中國餐飲行業進入了大眾餐飲時代,包括西貝在內的多數連鎖餐飲品牌都在這一階段乘著東風快速崛起。
如今,中國餐飲行業的連鎖化率還遠遠不及發達國家市場,行業格局依然混次與分散,但這也正是中國餐飲行業的魅力所在,小吃、小喝、小店的餐飲經濟形態也為我們的生活增加了一抹煙火氣。
大眾餐飲時代開始后,餐飲行業的發展趨于理性、健康,連鎖餐飲企業的“中餐現代化”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今年,西貝餐飲集團的一個重要內部思考便是如何理解“中餐現代化”。我們將傳統中餐烹飪藝術、現代食品科學技術、現代化管理手段三者在餐飲行業的結合稱之為中餐的現代化三要素,也可以說是每個連鎖餐飲企業都要翻過的三重山。
我們相信,隨著未來經濟形勢的明朗、消費的回暖,更多中國餐飲企業同樣會越發重視提升自身的中餐現代化能力,并基于此能力,不斷開疆拓土、走向世界。
紅星資本局: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2023年中國餐飲行業會有哪些機遇和挑戰?西貝作為最頭部的企業,將如何抓住經濟復蘇的機遇?
賈國龍:鐘南山院士認為,到明年年中前后市場或將恢復到2019年疫情之前的狀態。在西貝看來,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正逐漸結束,最后的一段時間將進一步考驗企業的現金流,而后便會逐漸迎來市場的復蘇。
疫情三年,西貝努力增強自身“土地肥力”,建設了7大中央廚房、研發了1000余道功夫菜品……這些數字都為西貝疫情之后的騰飛做好了堅實的準備。我們相信,西貝擁有領先的中餐現代化能力,也必將持續基于此能力創造更大顧客價值。
賈國龍 受訪者供圖
紅星資本局:連鎖餐飲企業未來會加緊發展哪一塊?
賈國龍:現金流是餐飲企業的生命線,疫情三年對每個餐飲企業的現金流都挑戰巨大。無數餐飲企業都因此更加重視對企業“現金流”能力的建設。
對餐飲行業而言,“同店同比”業績的不斷提升是衡量一個餐飲企業基本功的重要指標,這便要求每一個餐飲品牌都需要苦練基本功,回到餐飲行業的本質,在出品、環境、服務中去思考自己的每個經營動作。
疫情過后行業的泡沫被洗刷得干干凈凈,回歸餐飲經營本質、回歸顧客價值的經營動作才是正確的。
紅星資本局:您認為未來三五年,哪些品類會迎來新增長或熱度會下降?
賈國龍:品類從未消失,消失的只有品牌。
所以品類熱大都是品牌熱,今天西貝售賣的菜品追根溯源都是傳統烹飪藝術的不斷改良。品類與烹飪技法在每個時代、每個品牌中都有獨特的表達,核心還在于企業如何做、如何在時代機遇下更好地滿足顧客價值。
對于未來行業格局的判斷,西貝同樣以不變的角度思考變化。對行業而言,永遠不變的是顧客對好吃的追求,對安心的追求、對性價比的追求,這類基礎需求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發生改變。因為西貝始終相信,高質量打敗低質量、高效率打敗低效率、高性價比打敗低性價比。
紅星資本局:2022年中式連鎖餐飲企業都在紛紛尋求上市,您認為原因為何?
賈國龍:一個行業的資本化不是企業單方面意愿可以決定的,餐飲行業的資本化早在2013年前后就已經開始,當時更多集中在早期投資。2018年海底撈上市后,隨著二級市場對餐飲行業的包容度越來越高,一級市場便開始了對餐飲行業的布局。但與2013年前后不同的是,這一階段餐飲行業的資本化更多集中在連鎖餐飲品牌。
對于餐飲企業而言,是否選擇接受投資或者上市本質是一種對“融資手段”的思考,其背后首先是基于對資金使用成本的考量。無論是債權融資還是股權融資,都有其優勢與劣勢,前者資金使用成本更低,而后者往往可以帶來更多口碑與資源。對于是否開放投資并尋求上市本質是一種企業經營的理性選擇,它可以證明企業階段性的創業成果,但更多也要從企業經營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思考融資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張露曦
編輯 官莉 王禾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