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餐飲巨頭撐不住了,關店300家,市值蒸發3300億,到底咋回事
11月5日晚間,餐飲業扔出了一個重磅消息,又一餐飲巨頭撐不住了,海底撈發布公告宣布在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門店。
號稱是全國火鍋之王的海底撈,如今卻關店近20%,海底撈的股價更是從年初的82港元下跌到了21港元。
股價從最高點下跌了近75%,在10個月的時間里市值蒸發了3300億,這次海底撈真可謂是跌入了海底,這背后到底是咋回事呢?為何去年還在瘋狂開店的海底撈突然宣布關店300家呢?
海底撈在公告里給出的解釋是:“這300家門店客流量相對較低,經營業績不如預期!”
這句話太官方了,說通俗一點就是:這300家門店顧客太少,生意很差,門店不賺錢,所以要關店。
為何生意火爆的海底撈會面臨生意很差的局面呢?會面臨門店虧本的局面呢?
這背后原因其實就是海底撈瘋狂擴張開店的后遺癥,在2020年疫情發生后,各個餐飲老板都選擇停止開新店,選擇修煉內功,選擇等候疫情結束,餐飲市場恢復之后,再重新開店。
但是海底撈的做法卻不一樣,選擇逆勢開店。
在2020年海底撈新開業門店544家,一年365天的時間里,開了544家店,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要開1.5家門店。
這么瘋狂的開店速度,必然造成了管理松懈,選址不當,服務水平下降等各種失誤,導致海底撈的新店口碑兩極分化嚴重。
如今開店的這300家門店里,據內部人士透露,其中不少選擇關停的門店就是這些新開業的門店。
除了瘋狂開店之外,海底撈價格太貴也是導致這些門店生意不好的原因之一。
在海底撈吃一頓火鍋,只要多點兩盤肉,人均消費直奔150元以上,雖然大家都知道,這150元中大部分都是服務費用,這些高的消費,在疫情之前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疫情之前大家都喜歡超前消費,別說人均150了,就是人均300元以上的餐廳,那生意也是火爆,但是疫情之后,最先撐不住的,往往就是這些所謂的高檔餐廳。
疫情之后大家的消費觀念都發生了改變,從超前消費變成了理性消費,背負著車貸,房貸的年輕人開始認識到了現金流的重要性,開始存錢了,開始追求性價比了。
人均6元的蜜雪冰城開始火爆了,人均30元的喜茶生意卻開始下降了。
這就是大家對于疫情后消費發出的信號,可惜海底撈沒有看到這個變化,沒有及時調整策略。
人均150元的消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不是海底撈變貴了,而是大家真的沒多少資金用于消費了。
有個朋友疑惑道:“連海底撈這樣的巨頭都撐不住了,要關店300家止損,那普通人開店還有機會嗎?餐飲業真的不能再干了?”
面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普通人不適合開店做餐飲,對于普通人而言,餐飲業是真的不能再干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如今店租貴,人工貴,食材貴,消費者口袋里囊中羞澀,所以大家能夠看到,低價網購越來越火,包括某多多,包括直播帶貨,其實都是走低價路線。
面對這樣的局面,普通人去開店做餐飲,想要生意好,一定要做性價比高的菜品,那就意味著利潤更低,賺得都是辛苦錢。
這其實還不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情,對于普通人而言,干餐飲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接受不了失敗。
如今你在街邊開個包子店,也要近10萬塊錢以上,很多人都沒有餐飲從業經驗,而如今大街上餐飲業競爭最激烈,又沒有經驗,又沒有強悍的本金,也沒有非常的特色菜品,那么憑什么會成功?
所以如今對于普通人而言,并不適合去街邊開餐飲店,只有那些有資本,能夠接受損失的人才適合去開店。
對于海底撈而言關店300家,那就是小意思,不就是損失了幾個小目標,但是對于普通人而言,關1家店,就意味著多年積蓄全打水漂,血本無歸了。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