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保生鮮農產品冷鏈倉儲不“斷鏈”?1
據《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研究報告(2021年)》顯示,我國作為生鮮農產品生產、消費及貿易大國,國內6000多萬噸的冷庫僅能滿足約不到20%的存儲需求,冷庫資源呈現出嚴重不平衡的現象,致使生鮮農產品產后損耗率高達30%~40%。 冷鏈倉儲物流是健全“從農田到餐桌、從枝頭到舌尖”的生鮮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重要保障,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及農產品企業倉儲物流相對比較落后,冷庫比例較低、基礎設施落后、數據可視化缺失,致使出現冷鏈“斷鏈”問題,嚴重威脅產品質量和消費者安全,給企業運營管理帶了極大難度。冷庫作為冷鏈物流系統的樞紐,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生鮮農產品相關企業引進一套智慧冷庫成為了當務之急。 生鮮農產品冷鏈倉儲難點: 1、由于冷庫面積越大,制冷系統的費用越高,在土地成本不斷走高的情況下,如何把冷庫空間實現利用最大化成為了企業重點關注的事情。 2、傳統冷庫依靠人工搬運、出入庫,盡管保證了倉庫的正常流通,但大大提高了用工成本和勞動強度,且人員身處低溫環境作業,長此以往會給身體帶來一定影響。 3、傳統冷庫庫內數據通過人工記錄,容易出現物賬不符等問題,不利于庫存盤點和產品全程追溯,企業難以實現精益化管理。 生鮮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是順應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對于提高生鮮農產品的供給保障能力具有戰略意義。德力集團智慧倉儲物流系統集成“倉儲管理系統+智能裝備+貨架系統+自動識別技術及輔助配件”等,可幫助企業建立深度感知的智慧倉儲物流系統,實現生鮮農產品冷庫存取、管理全程智慧化,提高冷庫倉儲作業效率和精益化倉儲管理水平。 第一實現空間利用率最大化。自動化立體庫可采用高層貨架存儲單元物料,高度可按企業需求建設幾層甚至幾十層,使空間利用率相較于傳統倉庫提升2~5倍,自動化立體庫可充分利用原有空間布局,科學規劃冷藏庫區、冷凍庫區等,按產品品類、性質分區存儲,有利于保障庫內恒溫恒濕,有效滿足生鮮農產品的密集存儲需求。 第二降低人工成本,改善作業環境。冷庫內配備穿梭機器人、堆垛機、提升機、AGV搬運機器人等多種智能設備,實現自動化存儲、智能化搬運,降低了人工作業誤差,節約了人工成本,讓冷庫貨品高效率周轉。其中,德力集團自主研發的穿梭機器人可在-25℃—+40℃環境溫度中平穩運行,在WCS調度部署下,還可實現多車協同作業,滿足高密度、高流量倉儲需求,讓出入庫及揀選作業更加高效。 第三提高企業精益化管理水平。冷庫內部署WMS(倉庫管理系統)、WCS(調度監控系統)、三維可視化中央控制系統及HMS(人機交互系統)等倉儲管理軟件,通過軟硬件有機結合,實現倉儲作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同時出入庫的所有信息通過RFID自動識別技術實時記錄,便于貨品的全程追溯管理與監管,確保冷鏈不“斷鏈”。另外,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可真實還原項目場景,使得冷庫全面數據化運營,提高企業精益化管理水平 案例一:寧夏小任果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提高倉庫空間利用率,滿足多種農產品冷庫存儲需求,急需引入自動化立體庫。德力集團采用“智能穿梭機器人立體庫”解決方案,集成兩向穿梭機器人、叉車、高精度貨架,構建場內智能物流系統,覆蓋冷凍庫(-18℃)、保鮮庫(0—5℃)等不同溫層,實現了5458噸貨物存放,使倉庫空間利用率提升90%以上,滿足了農產品“先進先出”管理原則,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農產品周轉效率,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線,讓冷鏈倉儲服務更加智能高效。 案例二:鄭州錦和冷鏈倉儲有限公司,五星級冷鏈物流標準頂端冷鏈倉儲園區,中原地區最具影響力冷鏈倉儲標桿,為存儲冷凍食品,急需搭建高層貨架。德力集團采用“高18米窄巷道橫梁”貨架方案,配合叉車,利用高密度存儲,實現了19008個貨位物料的隨存隨取,極大的提高了周轉效率。前言
①
②
行業案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優化冷鏈物流全品類服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