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215年生鮮電商年度發展

時間:2022-12-28 23:38:53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2015年是生鮮電商在高速成長期中重要的一年,通過對過去一年的總結與回顧,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市場的大局,摸清行業發展的規律,吸取失敗者的教訓,洞察市場機會,預測未來發展趨勢。

一、市場:增長與衰退生鮮電商市場是個潛在的巨大市場,這一點已經是多方的共識,市場的增長也十分迅速,最近今年有著成倍的增長率,2013年生鮮電商的交易規模130億,2014年約260億,2015年預計在400億左右,未來5年可以達到千億的市場規模(詳見《生鮮電商大時代1:百億市值的誘惑》)。 整體市場的增長是肯定的,但是在某些領域的數據卻在下滑。我們來看B2C模式的九大垂直生鮮電商:我買網、順豐優選、本來生活、天天果園、易果、沱沱工社、飛牛、甫田網、美味七七。這九家垂直生鮮電商的Alex網站排名在年初有一段增長后,在下半年都開始了下滑。如果用年末均數和年初均數比,除了新成立不久的飛牛網是比年初有增長,其他都是下滑,而且有的下滑的很厲害。大家別忘了,這幾家電商都在2015年有著上億規模的融資。 圖:九大垂直生鮮電商Alex排名(上圖為上半年,下圖為下半年) B2C模式市場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新入局者蠶食市場。這些新入局者既有針對一線城市的如春播網、兩鮮網,也有各個地區崛起的區域性生鮮電商;第二是更多的客戶轉向無線端,再加上O2O模式、移動社交模式的興起也加劇了客戶的流失;第三,針對中產階級的市場已經飽和。B2C模式的垂直電商客戶大部分是對價格不敏感,追求品質和便利,喜歡一站購的中產階級家庭,而這部分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二、資本:榮譽與謊言生鮮電商市場的高速發展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在2015年如果你的融資不上億元,媒體都懶得報道你的消息。下圖是2015年生鮮電商不完全融資事件表。 因為現階段生鮮電商很難盈利,沒有自身造血功能,而未來兩三年仍是戰略拓展階段,因此尋求外部融資是必然的選擇。這些企業融資的方向,基本上分為三類:第一類,投向大型互聯網企業,比如我買網選擇百度、阿里收購易果、天天果園選擇京東、亞馬遜入股美味七七;第二類是投向相關大型集團,比如甫田網和高鑫零售、菜管家被光明集團收購;第三類是選擇獨立上市,比如已經在新三板上市的盛盈匯和即將上市的沱沱工社、還有本來生活、拼好貨等也是在邁向上市的節奏。三、格局著名的咨詢公司AC尼爾森在2015年底發布了《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書中對生鮮電商的消費者認知度做了市場調查,左圖顯示了各個生鮮電商在消費者中認知度的排名,基本上符合三個層次的市場格局。 在去年有幾家電商靠新模式殺入這個已經競爭非常激烈的生鮮市場。這幾家都是最近一兩年成立的,比如食行生鮮、我廚、許鮮、一米鮮等,這些新入局者靠移動端、O2O、細分市場等方式切入。我們接下來討論下各種模式。四、模式傳統的垂直B2C模式在去年發展緩慢,九大垂直生鮮電商的B2C業務在去年年底都有下滑,而模式類似的新入局者如春播網、兩鮮網雖有重金投入,但未能進入市場主流。 O2O模式在去年表現搶眼,比如憑借此模式殺入生鮮電商主戰場的食行生鮮、我廚、許鮮等。傳統垂直B2C生鮮電商也在去年紛紛拓展O2O業務。O2O模式之所以表現搶眼,是因為傳統的B2C市場滲透率已經很難提高,而線上跟線下的結合則讓生鮮電商觸及到了更廣闊的市場。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新模式可以拓展更廣闊的市場,但是這并不能保證新模式可以盈利,目前而言很多O2O模式都不盈利,我在《詳解七大主流生鮮O2O模式》一文中曾詳細分析各個模式的利弊。 另外一個新模式是以“拼好貨”為代表的移動社交模式。拼好貨是去年年初才成立移動社交生鮮電商,靠拼團模式迅速發展起來。這種拼團模式是以前團購模式的一種演變,也就是商家在app上發布幾款商品團購,消費者參加后要拉上親朋好友一起參團,這樣可以優惠很多。但是筆者認為這種拼團模式不可持續,只適合做一時的促銷手段,大多數消費者不可能每次買個水果都拉幫結派,曬來曬去的。朋友圈和微信群的面膜剛剛消失,我們可不想在天天看水果什么的。 創新的模式幫助很多生鮮電商在去年拓展了市場,但是要注意很多新模式只適合打天下,不適合坐天下。為長期發展必須細化運營,摸索出可持續盈利的模式。五、產業鏈,向上游深耕生鮮農產品是長產業鏈,生鮮電商雖然是鏈條的最后一端,但是在產業鏈上的深度對生鮮電商至關重要。大家都知道,目前生鮮電商很少有盈利的(1%左右),在盈利的極少數中有很多就是在細分領域產業鏈深耕的。這幾個細分領域主要集中在網購生鮮最多的幾類產品,如目跟很多線下水果店和便利店合作,在合作中本來生活也扮演著批發商的角色。還有一個例子,盛盈匯是廣州地區的區域性生鮮電商,其業務模式是B2C和B2B的結合,B2C方面把生鮮農產品賣給個人消費者,B2B方面做企業福利、企業團購、食堂和餐飲企業的采購,這樣企業更像一個流通領域的整合平臺。 生鮮電商是很難擺脫重模式的。Dmall(多點生活)就想靠輕模式來做生鮮電商,但是去年Dmall的輕模式之路發展并不順利:從把超市變成自己的倉庫,到做超市的搬運工,再到超市的電商服務部門。拿著1億美元天使投資的Dmall接下來怎么發展,這或許會是今年生鮮電商的一大看點。六、褚橙生鮮電商繞不開這個叫“褚橙”的勵志橙,2015年褚橙開始電商直營,三家天貓店一家C店進行網上直銷。在褚橙開始宣布進行電商直營之后,鬧出了一系列關于“真假”褚橙的新聞,包括京東褚橙的烏龍門。關于整個事件的始末,建議讀《財經天下》周刊發表的“瘋狂的褚橙”一文。 我們僅從生鮮電商的角度來回顧一下去年的褚橙。第一,褚橙直營的方向是對的,因為褚橙適合單品銷售,而且消費者更認產品品牌而不是消費品牌。第二,褚橙直營第一年成績不錯,大概800噸的銷量。第三,直營的電商運營有待提高,尤其是在物流配送環節,造成部分客戶不滿,加上其他一些問題,褚橙直營店在完成售后的店鋪評分并不高(均在4.5左右)。七、丑聞去年是生鮮電商行業丑聞最多的一年,最大的莫過于水果營行的咋騙事件。其實水果營行跟生鮮電商的關系并不大,他們打出的生鮮O2O大旗只是用來行騙的幌子。整個事件更像是借用當下熱門概念,精心設計出來騙投資人、騙消費者、騙供應商、騙員工的驚天騙局。 另外有幾個被媒體曝光并不多的事件卻更應值得我們關注。在去年曾有不同媒體報道了一些生鮮電商的虛假宣傳、產品作假事件。 相比對于原產地等虛假宣傳,產品作假則性質更為惡劣。比如進口的三文魚實則是國產魚;某些生鮮電商號稱全球直采,而連基本的進口資質都沒有;海鮮產品很多是在海鮮市場貼牌加工,產地自己隨便定;進口牛肉實則是鴨肉加添加劑制成(詳見新京報報道《生鮮電商貨源亂象:號稱全球采買實無進口資質》)。 有不少消費者選擇生鮮電商是希望靠電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沒想到傳統渠道的食品安全問題同樣出現在生鮮電商這里。生鮮電商若想能夠繼續提高市場滲透率,還是老老實實的從自身品控做起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

上一篇:專家:電商生鮮自建物流是偽命題或為轉嫁成本

下一篇:電子商務物流相對于傳統物流的五大優勢

相關推薦
  • 聚焦年輕群體的“興趣消費” 茉酸奶推出《
  • 新疆喀什至深圳冷鏈專列啟運 特色水果“走
  • 餐飲冷鏈的特點有哪些?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
  • 靜寧縣威戎新區鄉村振興冷鏈物流園項目建設
  • 深圳冷庫出租公司有哪些?深圳冷庫倉庫出租信
  • 江蘇銀寶集團舉行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專家評審
  • 2023冷庫論壇:綠色節能成趨勢,冷倉布局正回歸
  • 投資15億元 麻陽智慧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