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超對接系列述評一:“農超”緣何青睞“對接”
甘肅省蘭州市定遠鎮利民蔬菜鋪老板張存山不僅是菜農出身,也是做了10年蔬菜生意的當地人。在他眼中,“農超對接”很不現實,“主要是菜配不齊,如果超市需要10樣菜,而我的地里只種了2樣菜,那剩下的8樣菜,你讓我上哪去弄?只能從批發市場配貨,但是價格肯定就高了,再加上運輸成本,拉到超市的價格說不定還會比現在批發商直接供貨的價格高,你說哪個超市能要我的貨?”
記者在對蘭州蔬菜主產區榆中縣及城區部分超市進行了走訪和調查后發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農超對接”這種全新營銷模式的推行速度緩慢,不管是農民還是市民,要想享受到該模式帶來的實惠,尚需時日。(甘肅-科技鑫報,2010年12月24日)
其實,張存山的擔心也正是很多超市企業的擔心。
現階段而言,超市企業要想實現全部農產品直接和超市對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別的不說,在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蘭州安寧店經理呂忠貴看來,光是配貨就是一個大問題。他們也想直接到新疆去進大棗,去海南進熱帶水果。但這樣做的結果是風險更大、成本更高。因為,超市顯然不具備從海南和新疆低成本將采購到的生鮮商品完好無缺、保質保量地運送到蘭州的門店里。而與當地專業的供應商合作反而更劃算。
那么,為什么超市企業依然如此青睞“農超對接”這種模式?答案很簡單:生鮮活,超市活。在商業競爭白刃化的今天,生鮮經營最能體現差異化和個性化經營特點,生鮮經營已經成為超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實際上,在2006年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生鮮商品都是超市門店的“雞肋”,讓絕大多數超市頭疼,尤其對供應鏈和物流體系不完備的中小超市更是如此。但是,生鮮商品是超市主要的聚客手段,舍棄就意味著很可能門庭冷落。所以,大部分超市只是把生鮮作為吸引客流的主要手段,大搞促銷,甚至負毛利經營。
隨著超市企業商品同質化愈加嚴重,生鮮商品的重要性也逐步顯現,生鮮在超市經營中的地位卻越來越突出。尤其是2006前后,山東家家悅、福建永輝等以生鮮經營為特色的超市企業迅速擴張,并在與沃爾瑪、家樂福的正面競爭中絲毫不遜色,而且,自營可提升業績,生鮮如果做好,20%左右的毛利是可以實現的。以永輝為例,其生鮮經營的面積占據門店的50%以上,而對其利潤的貢獻率也在50%以上。這使得整個零售業開始全面重視生鮮商品的經營。自2006年開始,超市企業開始興起生鮮自營的熱潮。這股熱潮也是催生“農超對接”的因素之一。
對超市企業而言,誰能在生鮮經營的盈利模式上占據優勢,誰就能把握住未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而要想擁有這個主動權卻實非易事。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與生鮮商品采購數量的增加,超市需要采購到具有競爭力的生鮮農產品,且需要并具備降低在農產品主產地采購農產品的運輸成本與交易成本的能力。但是,長期以來,農產品通過傳統渠道進入超市或農貿市場一般需要經過“農戶-地頭經紀人-地頭市場-區域批發商(或區域集貨市場)-大型批發商(或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戶(或超市供應商)-超市賣場”,然后才由超市銷售給消費者。流通環節的過長制約著超市企業在這一領域的拓展。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商品采購價格,成為超市企業的不二選擇。直接下到農產品基地和源頭采購的“農超對接”就成為最佳途徑。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