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業\"遭遇\"大超市\" \"農超對接\"呼喚平等對話
商務部官員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大對“農超對接”的財政支持力度,進一步發揮其平抑物價、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的作用。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農超對接”實際運行中存在部分超市門檻高、回款周期長等諸多問題,推廣效果受到影響。
專家認為,農產品的下游超市已經是現代化產業,而上游的農民和合作社還處于初級階段,農產品供應鏈中各方位置不對稱是產生諸多問題的根本原因。
惠農好事遭遇阻礙
“太受氣了,總覺得比人家矮半截?!惫枮I新興蔬菜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談到與大型超市合作時說。
哈爾濱新興蔬菜加工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蔬菜、大豆、豆油等農產品的采購、加工和配送。2008年,該公司開始嘗試“農超對接”模式,從種菜大戶和農村合作社采購農產品,銷往沃爾瑪、新一百等大型超市、商場。
張輝說,一些大超市進店門檻較高。除非在當地規模、名氣都較大,否則很難有機會進入大型超市。農產品進駐大型超市投資大、扣點高、回款周期長,加上經常需要配合超市搞各種特價、促銷等活動,做不好甚至會賠錢。
據了解,大型超市有固定轉款周期,農產品供貨方有時需要一兩個月才能收到貨款,一些小型合作社和農戶很難接受。張輝指出,個別大型連鎖超市條件苛刻,回款周期太長,有時甚至強加各種費用,他的公司不得不從這樣的超市退出。
遭遇類似煩惱的還有哈爾濱市連升特色果菜專業合作社。據合作社負責人鄭連升介紹,超市對農產品的質量、賣相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而且超市根據銷售量而不是進貨量與合作社結賬,銷售過程中產生的損失由供貨方承擔。比如合作社賣給超市時的蔬菜是130斤,但由于中間損耗,最終超市賣出的蔬菜可能只有100斤。超市賬面上顯示的銷售量與合作社供貨量有時相差較大,差額部分只能是合作社“吃啞巴虧”。
哈爾濱市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總經理向記者介紹,該超市從2010年起開始實行“農超對接”,在政府部門協調下通過農產品公司與農民對接,以簽約形式訂購指定品種、數量的農產品,農民按照超市方面的要求種植,農產品質量和供應有了保證。但在操作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不是蔬菜質量不達標,就是供應不及時,或者中間斷貨,這也讓超市非常犯愁。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