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構筑冷鏈醫藥物流管理新平臺
一、中國物聯網發展現狀概覽
據2010年6月“物聯網產業發展與合作專題會議”透露,我國正在籌備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負責統籌規劃制定我國物聯網的標準體系。另據披露,物聯網產業將是下一個萬億元級的產業,其規模超將過互聯網的30倍。
目前,我國企業正積極致力于推動該技術由“概念”向“產業”轉化。在政府的大力倡導下,一大批物聯網企業和園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中國電信的物聯網計劃更是在基礎平臺層面為物聯網應用提供了保證。雖然前進的道路有所曲折,但是隨著諸如標準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其發展前景將是一片光明。樂觀估計,未來3~5年,物流網在各行業的應用將有飛躍性的突破。物聯網不僅是我國在信息技術應用領域趕超發達國家的一次契機,也是振興我國經濟的一種手段,這正是政府部門大力推動物聯網發展的驅動力所在。
二、中國醫藥物流現狀及冷鏈醫藥物流存在的問題
中國醫藥物流成本占銷售總成本的12%,為美國的4倍。在差距和激烈的競爭面前,廣大醫藥企業已經逐步認識到,除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物流環節挖掘潛力,是企業“第三利潤”的唯一來源。據權威統計,早在2008年中國醫藥物流業產值已突破1500億元,預計今年全年產值將達2000億元規模;中國人均醫藥消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5%、發達國家的5%,今后醫藥行業有著樂觀的發展空間。鑒于上述態勢,處于產業鏈下游的醫藥物流行業市場潛力巨大。
藥品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表現在很多藥劑,比如疫苗、生物試劑、血液制品,對儲存、運輸的環境溫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國家規定血液制品存放溫度應在4攝氏度±2攝氏度。醫藥產品貨損量的14%來自物流環節,盡管14%看似不大,但因基數不小,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不容忽視,冷鏈醫藥物流自然也不例外。同時,藥品的另一個特殊性在于,其品質事關人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近年來,我國發生了數起兒童注射疫苗中毒或死亡的事故,究其原因,大多和疫苗儲藏運輸過程中溫控不利有關,失效的疫苗沒有被及時識別出來,堂而皇之地被當做合格品使用。冷藏食品變質,一般可以憑外觀和氣味直接察覺(筆者不否認化驗手段),相比而言,很多藥品的失效較難直接從感官識別,這就注定了問題的隱蔽性和識別的困難性。
對于涉足冷鏈醫藥物流業務的企業,如果自有冷庫,庫中會有溫濕度檢測控制系統,運輸冷藏車自不必說,通過GPS可及時傳遞貨箱內的溫濕度,措施不可謂不嚴密,但這里仍存在一個缺陷,即每件藥品SKU經歷過怎樣的溫濕度變化?歷時分別為多久?我們無法跟蹤。
怎樣解決這個弊端,成為擺在冷鏈醫藥物流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物聯網技術的興起,給我們解題帶來了一線曙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為農民提供放心農資
下一篇:武漢步入“冷鏈”物流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