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冷鏈物流分析
農產品冷鏈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凍類農產品或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制定并開始實施科學、有效的宏觀政策。農產品冷鏈物流的要求比較高,相應的管理和資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溫物流要大。
一、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特點
1、?復雜性?:冷鏈物流必須遵循3T原則(時間Time、溫度Temperature和產品耐藏性Tolerance),即物流的最終質量取決于冷鏈的儲藏溫度、流通時間和產品本身的耐儲藏性。冷藏物品在流通過程中質量隨著溫度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產品都必須要有對應的溫度控制和儲藏時間,這大大提高了冷鏈物流的復雜性。
2、?協調性?:由于易腐生鮮產品的不易儲藏性,冷鏈物流必須高效運轉,物流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必須具有協調性,這樣才能保證整個鏈條的穩定運作。
3、?建設投資大?:由于生鮮農產品的易腐特性,冷鏈物流各環節必須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以確保食品在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保值增值。所以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龐大復雜,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復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
4、?高成本性?:為了確保易腐生鮮產品在流通各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條件下,必須安裝溫控設備,使用冷藏車或低溫倉庫,采用先進的信息系統等。這些都決定了冷鏈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統成本偏高。
5、?時效性?:由于生鮮農產品的易腐特性,冷鏈物流各環節必須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以確保食品在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保值增值。
6、?信息管理復雜?:冷鏈物流涉及多個環節,如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等,每個環節都需要進行信息的采集、傳輸和管理。因此,冷鏈物流的信息管理相對復雜,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來實現各環節之間的協同。
二、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調查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冷鏈物流總額為6.40萬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第三季度增長4.5%,比第二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冷鏈物流總收入為4178億元,同比增長3.6%
2、行業結構: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呈現出小而散的現狀,企業各自為戰,區域競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及中部地區。盡管如此,農產品批發市場在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中仍占據主導優勢。產地直供、農超對接等模式相繼出現,但整體上,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仍然存在基礎設施分布不均、配套設施和信息化水平偏低等問題。
3、技術水平:農產品冷鏈物流在技術方面也有顯著提升。為了確保易腐、生鮮食品在存儲、加工、運輸以及銷售過程中保值增值,冷鏈物流系統需要綜合考慮生產、運輸、銷售等多個環節。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冷鏈物流在能耗控制、產品損耗控制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4、政策支持:國家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十四五期間,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加快發展冷鏈物流”,并完善國家物流樞紐、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設施條件。這些政策措施為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農產品冷鏈物流在市場規模、行業結構、技術水平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需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和信息化水平,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三、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規?;⑹袌龌潭鹊停何覈r產品物流較為分散,規?;\輸存儲難度加大,集約化運輸可行性較低,加大了物流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了企業負擔。冷鏈物流存在前期資金投入大、資金回籠周期長和回報率低等問題,導致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化、規模化程度和比重低,嚴重影響了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
2、農產品冷鏈物流所需冷藏技術落后、基礎設施短缺:在冷鏈物流儲藏和運輸過程中,現代化的冷凍冷藏技術與設備必不可少。目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所采用的制冷工藝和技術方法水平都較為滯后。技術無法突破,導致農產品冷鏈物流損耗過高現象得不到改善,行業飛速發展與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脫節。農產品冷鏈物流所需的運輸倉儲設備陳舊落后,冷藏車數量不足,現代化冷庫容量不足,直接影響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率。
3、信息化程度低,上下游之間缺乏聯運整合規劃: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缺乏統一規劃,尚未形成完善的信息網絡。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低下,并且上下游之間信息化程度差距較大,顯著存在信息斷層,信息交流的通暢性和準確性受阻。缺乏聯運整合規劃安排,各環節沒有整體規劃安排,缺乏準確信息,出現問題時難以發現是哪個環節出現過失,導致本應協作共贏、互利互惠的局面,變成由于冷鏈運輸過程造成無謂損失的局面。
4、企業運營效益與效率低:在道路設施條件差的情況下,運輸時間長、運輸過程困難,導致農產品冷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成本占比較高,成本控制不濟,導致物流企業運營效益不高。由于缺乏各環節整體規劃協調機制,導致冷鏈車輛的裝載率、運輸率不高,農產品浪費嚴重、損耗率高、有效供給不足。同時,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分配不合理、服務水平低下,與現狀的需求相矛盾,使企業發展受阻。
四、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方向
1、加強宏觀調控,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標準體系和監管體系:在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過程中,除依靠市場自身調節外,離不開政府的推動。政府應該發揮政策性引導和監督職能,給冷鏈物流企業指明正確發展方向,使企業運作有據可循。要有硬性規定監督管理冷鏈物流企業的相關操作,督促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履行安全主體責任,防止不規范行為,形成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良性發展的局面。
2、加大扶持力度,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與專業設備等硬件建設:冷鏈物流起步時期,必須依托資金扶持。硬件設施和專業設備是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運營的基礎。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發達的硬件設備設施對企業效率提升起到關鍵作用。我國應加快冷鏈物流基礎性建設,大力推進關鍵技術研發與創新。
3、增強農產品冷鏈物流整體規劃,建立聯動機制,實現信息一體化:人才在企業經營中必不可少,人才的質量與數量決定著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的水平。面對冷鏈物流相關人才匱乏的局面,為打破“無人可用”的困境,企業應大力引進高質量技術人才,組織綜合培訓和操作實驗,提高已有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從而提高企業的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4、結合新時代背景和互聯網技術,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人們逐漸意識到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能犧牲環境來謀求發展。國家制定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應順應時代要求,響應國家號召,樹立行業榜樣。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在追求企業運營效果和利益的同時,注意保護環境,倡導節能減排的運作模式。應研發環境友好的新技術,幫助建立節約友好型社會,走綠色環保、低碳節能、可持續發展。
聲明聲明:文章內容由網絡公開素材整理而成,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由于網絡資源的動態變化,部分信息可能存在誤差。文中任何內容,不代表本公司主觀觀點,請廣大讀者仔細甄別。文章不構成任何建議,如因文章內容產生的任何投資、交易等行為,視為讀者主觀行為,風險自擔,本公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財經態度丨前三季度冷鏈物流行業增長強勁!專家解析未來發展趨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