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觀察|構建千億冷鏈格局,廣州“大冰箱”如何跑出加速度
三月伊始,廣州街頭繁花盛放,五彩繽紛,鮮艷熱烈,一如千年商都源源不斷迸發的活力與生機。
2023年,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廣州歷經重重考驗,GDP總量突破3萬億,穩固了全國經濟第四城的地位,展現出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韌勁。
甲辰龍年,廣州“新春第一會”喊出了“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的響亮口號。“GDP突破3萬億”只是新起點,廣州有更高追求,到2035年經濟總量翻一番。以新質生產力支撐高質量發展,廣州的未來,依舊值得期待。
在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南方都市報廣州新聞部推出“活力灣區、新彩廣州”特別策劃,看廣州如何繼續搶抓粵港澳發展大機遇,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從春天出發,繁花一路相迎。
2022年,南沙港區進口冷鏈貨值227.4億元,同比增長81.9%,2023年,南沙港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車厘子、榴蓮進口港。智利的車厘子、馬來西亞的榴蓮、泰國的雞爪、厄瓜多爾的白蝦……在廣州港南沙港區的國際冷鏈中心,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上百種生鮮貨品。
有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冷鏈需求總量達到3.5億噸,同比增長6.1%。隨著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產地銷地冷鏈設施建設的穩步推進,以及電商冷鏈物流系統的發展和冷鏈裝備水平的顯著提升,冷鏈物流行業規模增長趨勢明顯。
旺盛的消費需求驅動之下,廣州的冷鏈物流行業也步入高速發展階段。
2024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國家物流樞紐和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推動大型物流企業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普惠性服務。構建千億冷鏈格局,助力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又將如何發揮廣州所能?
廣州港南沙港區的國際冷鏈中心(圖片左側白色建筑),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上百種生鮮貨品。受訪者供圖
廣州觀察
在廣州港
連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港口
獅子洋上不時傳來的汽笛聲,望不到邊的堆場區里拖車吊機穿梭其中,這是廣州港南沙港區繁忙的日常。
南沙國際冷鏈中心于廣州市南沙區龍穴街道龍穴島海港大道東側,這里是全國目前最大臨港冷鏈倉庫群及綜合性冷鏈物流分撥基地,也被稱為“廣州港大冰箱”。
項目自2022年5月投產,規劃建設46萬噸冷庫。其中,一期已建成3座冷庫、1個冷藏箱堆場、1棟配套樓和1個外堆場,總庫容22.7萬噸。二期工程規劃建設3座冷庫,冷庫沿道路南北向布置,空間布置規整高效。
項目主要配備包括-23℃低溫冷藏間、0℃高溫冷藏間和0℃穿堂以及全溫區獨立隔間冷庫,可為客戶提供冷凍冷藏、保稅查驗、加工配送、商品展示交易、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服務。
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冷鏈中心外觀。受訪者供圖
2022年10月25日,南沙國際冷鏈正式啟用海關指定監管場地查驗功能,可同時開展162個進口冷鏈貨柜的查驗,查驗效率大幅提升,單位時間內貨物查驗處理能力較以往提升近三倍。
截至2033年6月,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集裝箱航線總數超過150條,聯通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隨著南沙港鐵路開出首趟中歐班列,實現了“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的無縫連接。依托南沙港鐵路,廣州港南沙港區與船、港、貨及鐵路多方合作打造海鐵聯運公共平臺,先后設立內陸港辦事處32個,常態化運行中歐中亞班列和海鐵聯運班列36條。
工作人員介紹,在此之前,生鮮凍品和水果等貨物需要通過外地港口再轉入廣東市場。如今,貨主只需提前完成申請,貨物抵達廣州港南沙港區后最快可在兩個小時內完成卸船、放行等環節,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憑借地處珠三角核心經濟區的天然優勢,冷鏈貨物通過高速、快速公路向外輻射,一小時覆蓋珠三角城市群,通往全國各地。
國際冷鏈中心內部場景,來自世界各地的生鮮,這里平均溫度在-20°C左右。
廣州觀察
多項目創新舉措
助“廣州港大冰箱”領“鮮”全國
讓冷鏈物流在這里跑出加速度是多項創新舉措的成果。
《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南沙要“增強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大宗原料、消費品、食品、藝術品等商品供應鏈管理平臺”。
搶抓歷史機遇,近年南沙區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聯合駐區聯檢單位及廣州港集團等企業,通過建立精準服務機制、制定冷鏈保障措施、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培育做強冷鏈產業鏈、發揮政策引導支持等措施。
以“整合存量、發展增量”為抓手,廣州港南沙港區進一步優化冷鏈查驗場地資源配置,聯同廣州南沙國際冷鏈有限公司和廣州海新冷凍倉儲有限公司打造全國最大的進口冷鏈查驗平臺。其中,廣州南沙國際冷鏈有限公司可滿足162個冷藏箱同時查驗,確保進口肉類、果蔬、水產品等從查驗到存儲“全鏈條不斷冷”;廣州海新冷凍倉儲有限公司內進口冷鏈食品查驗區和進境水果查驗區,共設置45個配備打冷插頭的全封閉冷鏈查驗卡口,可滿足貨物查驗通關過程中不同環境的溫度需求。
國際冷鏈中心內工作人員正有序卸貨,將剛送到的貨物轉移至凍倉內。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方面透露,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為依托,在樞紐區設立具有冷鏈倉儲、加工、包裝、轉運等功能產品配送中心,吸引凍肉、海鮮、預制菜、鮮花、生物醫藥等冷鏈產業集聚,結合冷鏈班列及冷鏈城市配送體系,探索供港蔬菜肉類等生鮮物品一關三檢體系形成內外聯通的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有效實現產業規模集聚效應,形成具有區域性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冷鏈產業平臺。
依托南沙“多區疊加”的政策優勢,廣州海關不斷提升跨境貿易營商環境,創新出臺“提前申報”“船邊分流”“兩段準入”等一系列具有南沙特色的便利化冷鏈監管舉措。
在“港口+園區”冷鏈貨物集散模式的支持下,廣州港南沙港區通過碼頭內部拖車直接進入南沙國際冷鏈中心完成通關環節的各項工作,進口水果整體通關時效提升25%以上。
廣州觀察
從賣全球到買全球的“帶貨達人”
關聯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作為我國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和集裝箱干線港口,廣州港見證并參與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從最初運有絲綢、茶葉、瓷器的小船,到如今運載新能源汽車、水果、咖啡豆的大型集裝箱船舶,廣州港南沙港區逐漸發展成為買全球、賣全球的“帶貨達人”。
廣州港南沙港區逐漸成為買全球、賣全球的“帶貨達人”。受訪者供圖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物流樞紐已經成為人才、信息、資金、技術及人流、物流各類要素集聚地。”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周懷峰指出,物流樞紐經濟效應的外溢,不局限于物流服務本身,通過物流延伸到更大區域形成增量物流,促進物流業在當地專業化、集聚化、規?;l展,實現物流業的專業化經濟、集聚經濟、規模經濟,形成物流創新產業集群。通過物流樞紐的集散功能,將本地產業導入全國乃至全球供應鏈和引進外地產業,推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度銜接,有助于樞紐所在地形成系列關聯產業聚集并形成專業化產業創新集群。
自南沙國際冷凍中心成立以來,廣州港南沙港區吸引了包括廣州港物流、海新冷庫、山姆冷鏈、合捷、中可誠等冷鏈倉儲企業落地扎根建設;在金融“活水”的賦能下,廣州港集團聯合擔保公司為歐泰貢、永泰、番禺建業等客戶提供以凍肉、凍水果為質押物的質押監管業務。
依托廣州“單一窗口”跨境貿易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南沙冷鏈產業鏈在不斷拓展延伸,構筑冷鏈企業集聚“高地”,推動南沙冷鏈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逐步覆蓋冷鏈信息、冷鏈物流、冷鏈倉儲、冷鏈金融等,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南沙港四期。
2023年3月,廣州南沙緯民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香港青年創業者練仲緯的項目正式落戶南沙,公司以進口馬來西亞榴蓮為主營業務?!霸诖酥拔覀兌啻巫咴L考察了周邊的冷鏈中心,也在其他地區試過租賃,對比之下,廣州港南沙港區是最理想的選擇。”練仲緯透露,成本和配套服務是其選址的主要因素。此外,能實現從港口碼頭或南沙港國際冷鏈中心直接到客戶手中也是他最為看重的。
練仲緯介紹,“過去,進口水果抵達港口后,會送到江南市場等集散地,水果店可以到江南市場取貨。但在南沙港區租用了冷凍倉后,可以實現從碼頭直接送到客戶手中,減少了中間的環節,節約了周轉時間和成本。”
在練仲緯的店里除了有榴蓮出售,還衍生出不少榴蓮周邊產品。受訪者供圖
2023年3月,隨著公司第一批馬來西亞榴蓮如約而至,練仲緯的訂單數量也跟著跑了起來。從一開始的半個貨柜訂單,到兩個月賣出一個貨柜的榴蓮,同年9月,公司賣出了五個貨柜的榴蓮。受益于內地龐大市場,公司首年的營業收入突破1000萬元,增長速度之快更堅定了練仲緯在內地發展的信心。
便捷的冷鏈物流配套,讓練仲緯少了很多顧慮。2024年1月,練仲緯在南沙環宇城開設了第一家榴蓮體驗店,讓進口榴蓮真真正正實現到港即可銷售。除了線下門店,公司也積極開拓了線上渠道。接下來,他們還將引進新品種,創新營銷模式,立足南沙,輻射全國。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鐘麗婷 通訊員 曹暢 梁宇通
圖片:南都記者 鄭雨楠 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要聞 | 從倉儲、冷鏈、鐵路運輸等方面,看2020的物流業
下一篇:華經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生物醫藥冷鏈服務行業市場研究報告》劉伯溫預言明朝萬子萬孫,結果被朱元璋理解錯了,之后果然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