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專線,出路在哪?
《物流時代周刊》5月1日刊封面文章邀請廣大物流人共同創作——
近期,《物流時代周刊》擬對專線生存現狀做一次梳理,對專線面臨的問題及發展轉型,廣開言路,希望能收到來自一線的聲音、想法,以及對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考。所涉及內容將刊登于物流時代周刊5月1刊。
隨著貨主群體及業務結構的變化,新型運輸組織模式的跨入,以及供需不滿的現狀都在困擾著專線,當大多數專線公司踏入轉型升級的陣地后,這個陣營開始有了分化,有的做資源整合,有的繼續做專,有的整合車隊資源,還有的干脆放棄……無論哪一種選擇,要撥開困擾在當前的迷霧,還需要借助一雙“慧眼”來看清行業的本質需求,這雙眼睛是什么?
要想借助這雙“眼睛”,還得從專線公司自身說起,從專線的服務說起。
曾有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是專線公司的分水嶺,經濟不景氣時反而是好公司的機會,轉型升級成功的企業,將迎來大發展,貨要在自己手上才重要。也有人表示,當前供需不足是最大問題,貨主對專線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有意見,專線對貨主貨源不足有意見,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
因此,借助當前的市場機遇這雙“慧眼”,厘清專線公司升級轉型的路徑有哪些?哪些才是市場最需要的?未來能否上品出車?且看專線人的現身說法。
1.線上整合資源
以安能、天地匯為代表的平臺型企業,他們在做專線資源整合,提出服務標準,做細這個領域。
2.線下物流園區資源
物流園區集合了最多的車輛資源,他們是專線運輸的主體,要服務他們首先要摸清他們的切身需求。以傳化物流園區推出的藍鯨為代表,看專線領域的物流園區資源要如何發揮這個作用。
3.我們貨主的需求
貨主是專線公司的主要服務對象,其自身已在進行信息化布局,而很多專線企業有不需要互聯網+來改變自己,矛盾就此產生。
4.未來,有無限可能
大車隊一直是在賺吆喝,鮮見落地,資源整合之后,真正意義上的大車隊會出現嗎?第三方的資源整合也開始出現,對于專線,未來有無線可能。
這些問題誰能給出答案——
1、專線公司發展現狀如何?可總結歸納為3~4個發展特點。
2、專線公司面臨哪些問題?其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問題?
3、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哪些?當前最主要的解決問題方式是什么?
4、在專線資源整合方面,當下有哪些發展趨勢?
5、您對互聯網+專線有什么看法?您認為專線有必要互聯網+嗎?
6、當前有眾多的車貨匹配軟件,據您了解,哪些軟件在貨車司機群體中使用率最高?
7、大車隊也已經有嘗試的案例,那么,在您看來,未來大車隊發展是否是發展方向之一?
專線破局,事關物流業未來大勢!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或郵箱投稿:
wuliushidai@qq.com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