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啟動農超對接行動 幫助菜農賣蔬菜
4月27日上午消息,商務部上午在北京物美超市啟動農超對接救助“賣難”菜農行動,號召超市設立滯銷蔬菜專區,加大“賣難”蔬菜采購量。行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僅能救急,但長效機制是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
全國推進農超對接繼昨日下發“部署各地商務主管部門開展蔬菜‘賣難’緊急救助行動”的通知后,今日商務部在北京開展了農超對接現場啟動活動。
商務部在北京組織了物美超市、華潤萬家、沃爾瑪、家樂福等12家超市連鎖企業參與農超對接活動。12家超市現場簽署一份《連鎖超市企業聯手開展蔬菜“賣難”緊急救助行動共擔社會責任倡議書》,呼吁全國連鎖超市救助“賣難”菜農。
倡議具體內容包括:加大“農超對接”直采力度,擴大“賣難”蔬菜采購量,價格合理,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費用,推動平價銷售;幫扶產地農民和合作社,發展訂單生產,建立長期穩定的采購合作關系和解決蔬菜“賣難”的長效機制;發揮銷售和信息優勢,主動反映可能出現的“賣難”現象。
“從今天開始,全國各省都同步推進農超對接?!鄙虅詹渴袌鲞\行調節司司長王炳南透露,農超對接試點企業將多采購“賣難”蔬菜,把采購價格維持在合理水平,并在超市門店設立“賣難”蔬菜銷售專柜。
新浪財經在物美超市銷售現場看到,來自山東、海南、河南等地的圓白菜、大白菜、蘿卜、菠菜銷售價格僅為0.68元、0.48元、0.58元、0.49元。
物美控股集團董事長助理富宇透露,這些蔬菜直接采購自當前出現“賣難”的地區,每天物美超市將額外多采購90噸蔬果。圓白菜在河南和海南當地的采購價為每斤兩毛,加上運輸、人力、消耗之后,到北京門店銷售價為0.68元,這一價格超市并不收益,但通過新鮮和廉價蔬菜的銷售,但創造了吸引顧客消費其他產品的機會。農業部:蔬菜批發價已經趨于平穩
除了農超對接以外,商務部、農業部還啟動了農批對接,在大型批發市場設立“賣難”蔬菜銷售專區,減免“賣難”蔬菜入場等費用,鼓勵具有條件的企業臨時收儲一批“賣難”蔬菜,允許菜農免費進入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臨時性蔬菜直銷專區銷售自產蔬菜;同時依托商務部“商務預報”、“新農村商網”等網上產銷對接平臺,組織農業合作社、種植戶和流通企業網上對接。
農業部市場信息司副巡視員陳麗水表示,這些天農業部已經分別派遣工作組前往出現芹菜、大白菜、圓白菜“賣難”問題的陜西、山東、河南等地,組織批發商前往采購,同時幫助當地組建或加強農業合作社,并幫助合作社建立與采購商的對接。陳麗水透露,從昨天和之前幾天的數據來看,蔬菜的批發價格已經趨穩,“賣難”問題在緩解。
同時商務部官員透露,當前各地政府和商務主管部門也在開展救助行動:廣西武鳴、河南中牟等地制定了保底收購價,山東濟南組織了“農超對接”直接采購,湖北嘉魚開展了商業收儲,浙江余姚加工腌制榨菜。部分地區“賣難”問題得到了初步緩解。
業內人士:應建立農產品現代物流體系對于當前采取的一系列救助行動,業內人士認為只能救急,不能管長遠。蔬菜賣難問題年年有,蔬菜銷售大市場和農民種植“小生產”的矛盾以及物流成本過高傷害餐桌消費和生產農戶兩頭的問題,應該通過農產品現代生產流通體系來解決。
據悉,商務部、農業部、財政部目前正在海南進行“海南農產品現代生產流通綜合試點”,財政在三年間將撥款10億,幫助海南和北方15省區建立產地集配中心、銷地集發中心和海南鏈接各地的產銷商流鏈。
物美超市正在開展的“海南蔬果節”活動就是這一試點的一項成果,物美集團董事長助理周樹華透露,通過海南農產品現代物流體系,他們可以直接聯系海南的農業合作社、集配中心、農業龍頭企業,通過他們開展當地的采購,然后直接配送到物美。
“以前從農戶到超市可能要經過多重倒手,一般需要7道環節,現在只需要3道環節。成本至少降低20%,多的時候可以降低50%,更重要的是可以監控產品來源,更加安全。” 周樹華表示。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215年或為中國經濟減速臨界點
下一篇:中國冷凍冷藏行業市場發展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