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寄遞布局“最先一公里”!今年上半年冷庫投資超200億元→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1%,較上半年下降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這組數據說明,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正在穩步下降。
2024年11月17日16時29分,中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大關。1500億件小包裹穿梭于東西南北,彰顯著中國經濟強勁活力。今年第1500億件快件,是從甘肅天水的一個保鮮冷庫里發出的。一箱花牛蘋果不到兩天,就到達重慶的消費者手中。
在物流領域,生鮮寄遞長期以來被視為“最后一塊堡壘”。在冷鏈物流這個難度高、技術高、附加值高“三高”新賽道,降本增效的“數智生產力”正不斷涌現。
在廣東東莞一家冷鏈運輸公司,駕駛員通過方向盤旁邊的溫度智能監控系統,可以在運輸過程中隨時觀測到冷鏈車廂的情況。承運公司和貨主也能夠通過后臺,對運輸中的溫度進行監控。
車隊自從安裝了智能化的溫度監控系統,再也沒出現過需要給客戶理賠的情況,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另一方面,客戶因為貨損降低,貨物品質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在這個冷鏈運輸車隊,有很多車輛是電動新能源車,這樣的配置又進一步節約了成本。
東莞市某冷鏈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郭樹朋:我們不涉及長途,城配運輸距離比較短,單邊公里數能承受一百公里,使用新能源車對降低成本很有效。傳統的油車跑一公里大概要1元,新能源車電費是0.5元左右,能節省50%。
不僅是運輸公司在努力從源頭節省開支,當地的冷鏈物流倉儲基地也在通過新技術降低運營成本。一家冷鏈倉儲企業用上了光伏,很好地降低了電費開支。
在冷鏈物流基地的機房里,集控系統匯集了物流基地內所有冷鏈庫房溫度信息,庫房需要調整到多少度在電腦上就可以直接操作,幾分鐘就可以準確上傳下達。
冷庫是冷鏈物流中的重要節點,承擔著貨物的集散、分揀、包裝等功能。作為冷鏈物流的重要基礎設施,國家正在加大產品產地冷庫的建設力度,促進鮮活農產品的產銷對接。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崔忠付:“最先一公里”的冷鏈設施的布局和完善,能夠很好地保障農產品的品質,也能降低蔬菜農產品的損耗,所以國家現在大力發展在產地建一些冷鏈的設施。
目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已經形成了冷鏈倉儲、供應鏈平臺、綜合園區等業務模式。按照《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十四五”期間我國要著力打造的“四縱四橫”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已接近成型,“三級節點、兩大系統、一體化網絡”的冷鏈物流運行體系初見成效。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鄭瑞祥:在未來,冷鏈數字化是一個核心趨勢?,F在我們已經能感受到數字化帶來的產業降本增效,以及數字化帶來的冷鏈流通效率和標準化提升,效果非常明顯。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編輯:王一帆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