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超對接”只是個“畫餅”
導讀: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一場場轟轟烈烈的農超對接活動,正在全國各地上開展,并宣稱實現商家、農民、消費者三方共贏。是繼上個世紀末“公司+農戶”以來,第二個大規模掀起的促使農民致富的產銷模式了?!肮?農戶”很難給農民帶來利益,“農超對接”能夠給農民帶來實惠嗎?
聚光燈下被宣傳的三方共贏的農超對接活動,現在正在成為地方政府的政績工程,正在成為零售商業巨頭們新的盈利工具和盈利模式,卻很難成為農民的切實致富途徑。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力量不平衡,即使農民組織起來的農村合作社,在與商超巨頭們的博弈中,也顯得“人輕言微”,有些農戶非但自身利益沒有得到保障,甚至有時還被損害。
要求苛刻
7月31日,沃爾瑪在四川的首個農超對接基地落戶攀枝花。據媒體報道,當地近18萬農民的新鮮將以“零門檻”進入這家世界零售巨頭的供應鏈。
不過,沃爾瑪這家巨頭對農產品要求的苛刻程度,讓95%以上的農村合作社“望而卻步”。
以果蔬為例,如果想要直供沃爾瑪,基地總面積必須達1000畝以上,且對每一級別的果蔬規格精確到毫米,同一區域品牌必須能提供系列產品;超市希望同一海拔高度的果蔬能延長上市期,比如提前1-2個月上市,因為反季節蔬菜能為超市帶來更大利潤。就連配送用的中小型貨車及物流托盤大小也必須符合企業標準。
當地政府的一位負責人表示,要達到沃爾瑪的這些要求,合作社必須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及科學的生產管理體系。全省上萬家農村合作社,能邁過這個“高門檻”的只有百余家,不足1%的比例。
規模小的農村合作社,發現與零售巨頭對接不上,轉而尋求與一些小的零售超市“對接”。不過,一家小型農村合作社的的負責人發現,小超市的采購量小,要求品種又多,“每天幾百公斤的蔬菜,還要菜農直接送到超市,結款慢,有時候一拖就一兩個月,還要發票,太麻煩了。比起與經銷商的現場現金交易,與超市打交道太難了?!?/p>
所以,這家小型農村合作社的負責人,現在依然把選擇把自己的果蔬賣給經銷商,方便,快捷,也沒有那么多苛刻要求。
據了解,在廈門的一家大型超市,對“農超對接”的合作社規模要求是,蔬菜水果種植基地總面積在1000畝以上,其中最小的連片面積在200畝以上;魚類和蟹類養殖面積在500畝以上;豬的年出欄量滿1萬頭、牛5千頭、羊2萬頭、雞5萬只。
這樣的門檻,讓幾十戶或者幾百戶組成農村合作社,望而卻步。
一家零售巨頭的采購負責人告訴網易財經,采購成本和運輸成本,是超市在農超對接中盈利的關鍵。大宗采購,不僅能降低采購成本,也能間接降低運輸成本,所以我們一般不和小合作社談,只要大宗采購。
價格不高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最近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快消品百強企業中,已有超過四成的超市開展了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基地生鮮食品采購。現在,農超對接,已成趨勢。
商務部網站消息,農超對接205個試點項目共帶動社會投資40億元,試點企業2009年農產品直采金額達211億元。而且,據試點企業反映,通過“冷鏈物流”和“農超對接”,農民銷售的農產品價格平均提高了15%,而超市的售價剛好相應下降15%。
業內普遍觀點認為,超市直接與農村合作色采購果蔬,節約30%—40&流通成本。以前超市采購農產品的一般流程是農民-批發商-供應商-超市物流采購,通常需要4個以上環節,現在直接是“農村合作社—超市物流采購”的形式。不過,節約下來的物流成本,真的惠及農民了嗎?
近日在北京舉辦的一場農超對接的發布會上,西部省份的西瓜被對接到北京一家大型超市,以后該地區生產的西瓜經長途運輸直接送達超市,不再經過批發商供應商的中間環節。該西部省份商務廳的一位負責人告訴網易財經,這種西瓜在北京賣0.99元一斤,超市要考慮長途運輸的成本,還要賺取利潤,在當地收購價在0.3-0.4元左右,其實超市收購價和農民賣給批發商的價格差不多,并沒有高多少。
不過,這位負責人補充,之所以還搞農超對接,是看中超市的大宗采購,農民不用再擔心西瓜的銷路。另外,也是響應商務部下發的文件。去年,商務部會同財政部、農業部在全國17個?。ㄊ小^)開展“農超對接”試點,支持大型連鎖超市和鮮活農產品產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直接對接。
曾經與上海家樂福超市有過兩年合作的江蘇大豐市麋鹿早酥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季明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超市需要的生態農產品確實價格高,不過生產成本也高。農民是很實際的,如果沒有見到收益,很難讓他們投入更多的成本?!?/p>
據了解,現在該合作社已經不再與家樂福合作。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從田間到餐桌”冷鏈物流一路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