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大行業會長帶隊相聚,只為談明白這件事
【大河財立方 記者 楊霄 陳薇】三只硬拳,能否打出一套威力十足的組合拳?4月24日,在鄭州舉辦的2025河南冷鏈產業發展大會上,來自農產品、食品工業、物流與采購三大行業的全省數百家企業匯聚一堂,共同探尋產業融合互促、三鏈聯動的發展密碼。
三大行業代表在會上達成重要共識,將通過強化頂層協同,構建“農產品+食品工業+冷鏈物流”聯合工作機制,借助數字化技術驅動三大產業同步升級,拓展更多融合場景,力求推動本土優勢農產品、食品在國內外市場掀起新一輪“中原旋風”。
從左到右: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現代食品產業聯盟理事長陳振杰,河南省農產品協會會長、河南省供銷農產品集團董事長夏士龍,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鵬(活動方供圖 張林鵬/制圖)
三大行協會長握手倡議,
河南農貨及食品打全國、奔全球
河南農產品在全國獨占鰲頭,河南食品制造更是稱霸全國,那么河南的冷鏈物流呢?毫無疑問,它同樣處于全國同業的頭部位置。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鵬介紹,河南是國內物流產業大省。在冷鏈物流領域,全省已構建起以雙匯、三全、思念等企業為引領,覆蓋速凍食品、肉制品、乳制品等全品類的產業矩陣。冷庫容量超1300萬噸,冷鏈裝備制造、中歐冷鏈班列等新業態也在蓬勃興起,為“國人廚房”邁向“世界餐桌”筑牢了堅實根基。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現代食品產業聯盟理事長陳振杰提到,近年來,河南冷鏈物流發展勢頭強勁,冷庫總容量超千萬噸,冷藏車保有量突破3萬輛。包括雙匯、三全、蜜雪冰城、鍋圈系在內,諸多河南龍頭食企已實現從生產到配送的冷鏈服務全覆蓋。
農產品、食品工業、冷鏈物流均為河南的強勢產業。過去數十年,三大產業相互依存、合作共贏,不乏相互投資跨界的案例。為何今日,三界代表如此鄭重地相聚?
“河南農產品、現代食品若要實現產業再突破,與本省冷鏈物流‘后臺’緊密捆綁、協同發展是必然選擇。”河南省農產品協會會長、河南省供銷農產品集團董事長夏士龍在致辭時稱,河南省既是農產品大省,也是食品加工大省,但當前冷鏈流通的整體覆蓋率尚不足35%。因此,構建“三位一體”的冷鏈物流體系,不僅關系到河南農貨、河南食品的持續產業升級,更是同業競爭的重要支撐力量。
以預制菜為例,它既是當前全國食品產業的核心競爭賽道,也是中國味道走向海外的關鍵產品,該品類產品與冷鏈服務緊密相連。去年,全國預制菜產業的銷售規模已達5600億元。
在夏士龍看來,若想讓河南菜賣出高附加值,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就需從上游種植、中游加工、下游分銷覆蓋高效且安全穩定的全冷鏈服務,以此支撐河南菜真正登上全球餐桌及供應鏈體系,打造高品質口碑、品牌含金量的雙重競爭力。
客觀而言,河南三大產業融合發展仍存在明顯短板:一是標準化銜接不足,導致流通損耗率偏高;二是供應鏈協同效率有待提升,全鏈條數字化覆蓋率不足40%;三是高端冷鏈服務供給不足,難以滿足預制菜、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需求。
三大行業會長在現場發出“多業融合”的倡議,贏得了與會代表企業的高度認同。
李鵬建議,由行業協會牽頭,強化頂層協同,建立“食品工業+冷鏈物流”聯合工作機制,推動制定從生產加工到倉儲運輸的全流程標準,實現溫度控制、包裝規范、信息追溯的“三統一”。積極推動數智賦能,打通生產端、物流端與消費端的數據壁壘,加大拓展融合場景,聚焦預制菜、果蔬出口、醫藥冷鏈等高附加值領域,鼓勵農企、食企與冷鏈物流企業共建“前廠后倉”“產云倉”,探索并推廣“定制化冷鏈”“全托管服務”“統倉共配”“云倉配”等新模式,將河南打造為全國冷鏈數字化標桿。
做強冷鏈食品產業布局,
河南資本推豫菜出中原、進全球
河南食品制造業營收規模穩守萬億,尋求全產業再突破,冷鏈食品是關鍵支撐。
2023年11月,全省印發的《河南省培育壯大冷鏈食品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提出,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完善產業生態,將河南省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冷鏈食品原料生產基地、冷鏈食品設備設施制造大省、冷鏈食品加工大省,形成冷鏈食品精深加工、冷鏈倉儲、冷鏈物流等一體化與全鏈條發展格局,推動冷鏈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全省冷鏈食品產業鏈產值要達到4000億元。
4000億元的產值規模目標,在農產品、食品工業、冷鏈物流三大行業有不同的實現路徑。
如周口澄明食品工業園,它是鍋圈系旗下的供應鏈后臺。該園區副總經理王文正介紹,澄明模式是一套完整的投資+運營策略,不僅在周口鹿邑縣有18個工廠,其中有數家工廠產值過億,并在四川廣元市、湖北荊州市、廣西北海市實現了工業園區復制。不僅如此,鍋圈系不斷挖掘國內各省的優質食材或菜品,如在貴州臺江、遼寧錦州、海南儋州投建園區,就是在生產當地地道好食材。當下的廣西蝦滑、今后的貴州酸湯火鍋底料,都是以鍋圈系數萬家門店為消費中心,催化當地二產、一產實現產業聯動,進而持續推動河南產業資本有序擴張。
河南食品供應鏈企業在深挖全國好貨,本省冷鏈物流企業、冷鏈裝備企業則在大力推進服務觸角延伸。
河南華鼎冷鏈倉配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君演講,從供應鏈到共贏鏈的價值創造。
河南華鼎冷鏈倉配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君稱,過去兩年,國內餐飲行業發展波瀾起伏,每年新開餐廳與關閉門店都超過400萬間。這一驚人數字的背后,是消費者對消費質價比需求的變化,傳導至餐飲業競爭從前臺的菜品與服務深入到了后臺供應鏈。這為TOB類河南食企創造了機會。河南好食材要拿到全國餐廳的更多訂單,不能只靠農產品,還要拼大數據+冷鏈服務,形成真正的服務組合鏈,實現為餐企解決提質、降本、減損、增效,它們才愿意對河南菜多下單。截至目前,華鼎冷鏈在全國已投建了23個省級倉配中心、規劃干支線網絡3157條,日處理訂單120萬件,累積服務終端餐飲與零售門店超20萬家。
“河南食企應把市場視野拓展至海外,俄語區、中亞地區對河南菜是有需求的。”鄭州弘依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仇曉娟介紹,該公司是國內首批加入國際TIR跨境貨運通關系統的物流企業,6年前首家使用中國卡車、中國車牌帶著中國商品駛出了國門。經過數年經營,已開通了11個國家貨卡直達班線,也由此發現東南亞與俄語區國家對中國食品的需求量在逐年攀升。河南的冷鏈食品就是拳頭產品,弘依運輸的TIR直達冷鏈運輸服務,可為河南的冰激凌、糖果、肉制品、速凍食品提供有力的陸運支撐,助力河南食品開拓海外市場。
鄭州凱雪冷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仁君做主題演講《冷鏈行業中的數據協同交流與資源共享》
另外在活動現場,凱雪冷鏈、鄭州商品交易所、順豐集團無人機事業群等企業代表,就高質量發展冷鏈食品、強化冷鏈物流產業基礎各自表達了觀點。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內卷”加劇的當下,餐飲企業如何借助數字供應鏈“突圍”?
下一篇:返回列表